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507.pdf/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婚妻室父子多不同居。疾病不肯服藥。惟以卜筮禱祭。外有近撥管屬述昆鄉。大小定定里人民。其性凶險。原係蠻獠不知理法。不伏科差。自洪武

四年以來。才方向化。止是輸稅而已。横州南寧府志本州地面。偏僻在遐荒。風氣鬱蒸。瘴癘不常。土瘠民貧。力

耕火種。男子樵採經營。以補嵗食之不給。女子紡績麻葛。以供四時而服焉。不諳蠶事。冠婚䘮祭。稍依禮法。惟婚姻以㯽榔爲禮。疾病俱不服藥。惟

以卜筮禱祭。唐宋以前。亦有登科進士者矣。大抵嶺南諸邑。民淳訟簡。號爲易治。横邑其庶幾焉。横州志漢地理志云。男子耕農種禾稻苧麻。女子

蕉落績紡。民有五畜。元一統志地隘民瘠。俗惟種田。  形勢

本府郡縣志慶暦四年四月。長編載寳元初杜杞知横州。言邕管内制廣源。外控交趾。願擇文臣達權變練嶺外事。以爲牧守。使經制邉事。皇祐四

年五月。廣源州蠻儂智髙叛。破邕州連䧟横貴龔藤梧封康端州。攻廣州不克。九月䧟昭州賔州。復入邕州。朝廷命樞宻副使狄青討智髙。五年正

月戊午。青與智髙戰于歸仁輔大破之。智髙奔大理國。與地紀勝貞觀爲都督府。建武志。貞觀六年改爲邕州都督府。唐以邕州爲西道。唐九詔令

咸通三年。分嶺南爲東西道。廣州爲東道。邕州爲西道。三十六洞印。先時爾江州洞。各執山獠古洞印。至治平四年。凖朝廷給賜銅印。左江十八面。

右江十八面。今所爲三十六洞之印也。繼此續降印識固不止三十六也。號爲大府。皇祐五年丁寳臣作邕州。新城記曰嶺南東西二部四十五州。

惟廣桂邕號爲大府。見雄州圖經。厥惟邕邊。南國之紀。九洞襟帶。州城列唇齒。余靖平蠻頌曰。厥惟邕邊南國之紀邕筦所蒞最廣度嶺而西。爲州二十

有五而道里延袤。與蠻錯居。有永平横山二寨。永平通交趾。暨于海外。横山通自杞羅殿諸蠻控連巴蜀。見柱林乙編。李大異書横山買馬圖。併邕

容兩管爲一道。深合事宜。韓愈奏黄賊事宜。然邕州興賊逼近。容州則甚懸隔。其經畧。使若置在邕州。與賊隔江對岸兵鎮。所處物力必全。今置在

容州。則邕州兵馬必少。伏請移經略使於邕州。實爲至使。夢蛇示扯皇祐築城。隨築輙壞。役者苦之。夜夢有蛇環地而行。若示其址。遂即其地而築

焉。雲南頭楚分尾。杜光復風土歌。元一統志南晉際窮荒之境。群蠻来互市之街。姚知才謝表云。山川禹貢外。城郭漢兵餘。唐庾詩。金城之固。

銅柱之封。狄青賀捷表云。地控龍編之逺。嵗通駿骨之竒。顔敏德謝表云。山川通益部。星斗近交州。陶弼詩。黄茅煙瘴之地。舊傳㯽榔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