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339.pdf/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守利器皆莫如砲。攻者得用砲之術則城無不㧞守者得術則可以制敵。守城之砲。不可安在城上只於城裏量逺近安順。城外不可得見可以取

的每砲於城上立一人。專照斜直逺近。令砲手定放。少偏則移定砲人脚太偏則移動砲架。太逺則减拽砲人。太近則添拽砲人。三兩砲間便可中

物。更在砲手出入脚步。以大砲施小砲。可及三百步外。若欲摧毁攻具。湏用大砲。若欲害用事首領。及般運人。湏用逺砲。砲不厭多俻若用砲得術

城可必固。其於制造砲架精巧處又在守城人工匠臨時增减。製造砲梢。湏及時月夏以六月冬以十一月十二月采取櫟木檀木皆一生笋長成 

少枝節者置溝渠内淹浸百餘日或半年取出去皮嘗乾用穩木上下自根至稍按捺如張盤新弓相似取畧無損者然後用麻索生皮相間繋扎

以防陰晴緩慢日晴則皮緊索緩陰雨則索堅皮緩若此繋扎可保無失一用砲摧毁攻具。湏用重百斤以上。或五七十斤大砲若欲放逺。湏用小

砲。只黄泥爲團每箇乾重五斤。輕重一般則打物有凖圓則可以放逺。又泥團到地便碎不爲敵人復放入城。兼亦易辦。雖是泥團。若中人頭面𦚾

臆。無不死者中人手足無不折跌也。一城被圍閉城内務要安靜。若城外有人攻撃。城内驚擾種種不便。湏是將城内地步。分定界分差人廵視

遇有人逼城。號令街巷不得徃來非籍定係上城守禦及策應人。不得輙上城。在城上人。不得輙下城過當防閑不特可免驚惶亦可杜絶不虞。

王在黨忠寇德安二十日引去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群賊王在黨忠。閻僅薛廣等攻䧟隨州守臣陸德先以下俱迯或盡室遭虜遂犯德

安府知安陸縣事陳規先被差部押縣兵赴京行至信陽群盗梗路二十八日承府牒抽回赴府捍禦。二十九日還至應山縣七里河賊火閻僅千

餘人在寮子市置酒張樂邀截歸路二年正月初一日規率同部押官知應城縣宋理。應山縣丞權縣事夏翬各以所部弓手。土軍召募人。合五七

百餘人結甲定安陸縣弓手節級馬立黄冕召募人雷智和。管界巡檢寨土軍劉允應城縣弓手節級李吉。三州寨土軍向吉。應城縣弓手節級竹

清三縣廵檢寨土軍楊素。凢八人。徑領衆入應山縣。掩殺群賊僅等大敗。餘黨潰散投入王在火中王在寨去府百餘里規尋得路將所部兵到府。

時知德安府李公濟已徃諸處招集人兵通判周子通先徃諸縣起發民兵。及士曹張顔恱因賊至驚死司録士曹局務官安陸縣丞簿尉皆縁故

般家遁去初三日城中官吏軍民。推規權領府事。初六日通判周子通回府。當日規交府事與通判凖府牒。規權通判仍充統領。守禦人兵迎敵。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