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339.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二萬只十萬亦可以必援。又無十萬。只五萬亦可以優爲之援也又不五萬。至其下亦可援之理。且以五萬爲率。若止分爲五十將留十。將護衛大

將。兼俻策應内分三兩將詣扼援兵前廣張兵勢。牽制扼援之兵。以二十將分地深入虜境綿亘可布三五十里。不知虜人用兵多少便能盡害。以

二十。將周圍行偏僻小路。尋求鄉導。多遣逺探。向前設伏伺望敵人打粮兵。多則退藏。少即擒之。但只絶其粮道不必深入直抵城下。其賊自退。又

且兵既分遣。則人力並用。假令數將失利。其大兵必不至於一齊敗衄。潰散爲盗。京城之難。其源在援太原之失利也。粘罕攻太原之壽陽。壽陽

城小而百姓死守。凢三攻。殘虜之衆萬人而竟不㧞。此必守城人中有善爲守禦之策者。僉言以謂城小而百姓死守者。非也。攻城者有生有死善

守者有生無死。壽陽之人可謂善守而不得謂之死守。又或云城小而堅者。亦非也。若城大小矢石交過。善守者亦難以設險施策規以謂城大而

守愈。易。分叚數作限隔則易守。若已先策定險俻。設使賊欲登城。縱令登城。已登即死。賊欲入城引之入城。已入即死。今夫百里之城。内有數步之

地。賊人登之守城之人便自甘心。伏其城㧞。乞命於賊者。非攻之善。乃守之不善也。九月按砲於封丘門外。大砲數百座皆在門外。賊至不收遂

爲金人所得。咸謂攻城之具。規以謂城破亦不在此。有善守者。假使更資砲數百座。亦必無害。在於禦砲之術善不善也。統制官辛康宗以賊去城

逺。止兵不得發箭止之甚善。百姓皷衆撃殺。此亦見其自亂。素治之術失也。賊先採濕木編洞屋。以生牛皮盖其上。戴之。令人運土木寘濠。欲進

攻城。守城人若得計。則城内先施大砲碎之。亦可用單梢砲取逺至二百五十步外。制賊首領用衆之人。所謂砲放逺至二百五十步外。盖州郡舊

有朝。廷所降守禦册定格單梢砲致逺。上等二百七十步。中等二百六十步。下等二百五十步不知京城當時倉卒。之際。用與不用此格。若人稍不

用心。則下等二百五十步亦莫能及。若能究心。則二百七十步過之甚。易。又以小砲禦近衆。其小砲每十人已上。不過十五人施放一座。亦可以致

數十步。勿謂小砲不能害物。中人四支則四支必折。中腰以上則人必死。中馬亦然。又况大砲每放一砲。小砲可放數砲。兼小砲不必用石。以重三

四斤泥圓爲之。泥圓之利亦博。不獨放時易得無窮。放去中人必死傷。不中砲爲物撃破。不致反資賊用。若要摧毁攻械。則須用火砲及石。金人攻

城用火砲。盖欲摧壞城棲。守城欲摧毁賊人攻械。大砲與小砲齊用。縱賊在外伐大木爲對棲。雲梯。大車等攻械。可以破盡。金人廣列壘石砲塵。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