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275.pdf/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出賦六萬四千井。戎馬四千匹。是為千乘。七萬五千。百同為畿千里。提封百萬井。定出賦六十四萬井。戎馬四萬匹。是為萬乘。七十五萬人。愚按班

志所載。皆約小司徒及司馬法為說。然其說有參差不合者。試條别之。小司徒都鄙之制。依鄭氏注九夫為井。則為八家。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

為甸。積為五百一十二家。出車一乘。司馬法。則三分去一。三百家出車一乘。此其不同。班固以二甸出車一乘。然一甸十里止出車一乘。則百里止

出車十乘。既不成為𡖖大夫之邑。又不成為諸侯之國此可疑者一也。班志謂百里為一同。一同百里。十同為封。則一封當為千里。今志但云。一封

三百一十六里。以為諸侯之地。既不合周書武成。與孟子公侯皆方百里之數。又不合周禮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之數。此可疑者二也。又况一同百

里。依孟子說。正當為諸侯之國。而止出百乘為𡖖大夫采地。此可疑者三也。又班志所觧。四丘為甸。出革車一乘。戎馬四匹。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步

卒七十二人。不知何據。惟𣈆杜預釋左傳丘甲一節。與此說同。然與司馬法。一成出車一乘。而惟士十人。徒二十人之說不合。或以為七十五人者

其總數。而行者只三十人餘則留以須後迭用。豈其然乎。此可疑者四也。論語道千乘之國。包氏依孟子百里之說。謂千乘百里之國。古者田方里

而井。十井為乘。百里之國適千乘也。則又異於小司徒四丘為甸。五百十二家之註。與司馬法百井為成。一成出車一乘之說矣。至馬氏釋論語十

乘。據司馬法。謂屋三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一成出革車一乘。是則千乘之賦。其地千成。居地方三百一十六里有竒。惟公侯之封。乃能容之。盖

其意謂八家同井。井十為通。則八十家。通十為成。則八百家。而出車一乘。然司馬法注三分去一。定三百家為一成。又與馬說不同。况馬氏之說。亦

與周禮孟子之數皆不合哉。此可疑者五也。於是後儒多曲為之觧。至有為重車輊車之說。以求合乎古數。至其卒失有餘。則舉為軍外之用。且謂

諸絰之說無不合者。然證諸彼而此礙。執諸此而彼違。紛紛之說卒無底歸。且孟子生於周末。去先王未逺。井田之制。但云此其大畧。既不得其詳

矣。又况司馬法一書。乃是戰國齊威王時。使大夫追論古者兵法。而附司馬穰苴兵法於中。豈古聖人之兵法耶。今必欲因鄭氏引司馬法之說。而

復取班志所載。計析多寡於𥿄上之空言。豈不徒敝精神。而無補於世用哉。故今為之圖。而䟽其可疑如此庶幾多聞闕疑之義云爾。愚既陳其

說于前後。復得論語古註䟽。邢昺釋馬氏之說。云居地方三百八十六里有畸者。以方百里者一。為方十里者百方百里者三。三而九。則為方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