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275.pdf/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兵以彌。冬大閲以狩。皆於農隙以講事焉。周制萬二千五百人為軍。六軍七萬五千人。千里之畿。提封百萬井。定出賦六十四萬井。一井之田。八

家耕之。總計六十四萬井之田為五百一十二萬家。家一夫。為五百一十二萬夫。以此夫衆而供萬乘之賦。是為七家而賦一兵。孫子曰。興師十萬。

日費十金。内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蓋言一夫從軍。七家奉之。此亦見七家賦一兵也。自夫率之。七家相更以給軍。則王畿之内。

凡七征。而役一遍焉記曰。大國不過千乘蓋諸侯地不過百里。車不過千乘。以開方之法計之。方十里者為方一里者百。其賦十乘。方百里者為

方一里者萬其賦千乘。然賦雖出千乘。而兵不過三軍五百乘而巳。則五百乘三郷之所出也千乘闔境之所出也。何則郷萬二千五百家。合三郷

則三萬七千五百家。凡起徒役。無過家一人。則三軍為三萬七千五百人矣。三軍而車五百乘。則天子六軍。為車千乘矣。王畿千里。車萬乘六軍

遞用千乘。而寰内諸侯各從其國之制諸侯大國百里千乘。三軍用五百乘。次國七十里七百乘。二軍用三百三十乘。小國五十里車五百乘。一軍

用一百六十五乘。率天子用十之一。次國大國十之五。小國三之一。皆足成軍之數。王畿之地。將重根本。故制田以郷遂。而寓六軍之制凡二。臾

迭用之。國勢壯而民不勞苦矣。若夫采地以徃。不可使家出一人於是制井田。而寓軍之法。亦異焉。此出車出軍之制也。王畿千里近郊五十里。逺

郊百里。郊為郷六。郷百里。通十為同。為百里者十。提封九萬井。九十萬夫之地。除山川城邑之屬三萬六千井。為六萬四千井。六十四萬夫之地。除

公田九分之一。為五十萬二千夫。又以一昜再昜三昜通之。三分去一。為三十五萬四百夫。率三百五十家。賦一乘。四丘為乘。故曰丘乘。積六郷為

千乘而餘率七家賦一兵積六郷為七萬五千人。此六軍之制也。六遂及三等侯國皆如郷之法畿方千里為千里者十。如郷之除。為三百五十萬

四千夫賦車千乘卒七十五萬人為六軍者十此通畿之師也。牧野之師。紂七十萬。意通圻皆發。大司馬。遞而征之。大司馬教兵。號名有縣

鄙家郷官野之異。旂物有諸侯軍吏師都郷遂郊野之别。此見其遞征。十年而役一遍。凡三家可任者率十有一人。則終身無過一再公上給事。

盖先王忠厚之志。更勞均逸不欲窮民之力也。古者畿内之兵不出。所以重内也。卒有四方之役即用諸侯人耳。或遣上公帥王賦亦不過元戎十

乘。以先啓行而巳。王有四方之事。冡宰徵師于諸侯。如詩常武云。王命𡖖士。太師皇父。整我六師冡宰也小宰掌戒具虎賁氏。奉書以牙璋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