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275.pdf/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終於八。則非設象。實古制也。𡖖試陳之。靖曰臣按黄帝始立丘井之法云云。散而成八復而為一者也太宗曰。深乎黄帝之制兵也。後世雖有天智

神略。莫能出其閫閾。羅泌路史餘論井田之法。黄帝制井以塞爭端。八家為井旁開四道乃井其中。而收之邑。井一為隣。隣三為朋。朋三為里。里

五為邑。十邑為都。十都為師。十師為州。因所利而勸之。是以地著而數詳諸葛武侯因黄帝丘井。開方有九之制而為營陣。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

營。隅落相連。曲折相對。合而為一。則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各見其形於所居之方。為之八陣。至李衛公。又因武侯出軍斜谷之隘損八為六。乃以一

為營法。五為方圃曲直銳之形。地平而中窪則為圓地歷山脚。則為曲。地正出入。則為直前陿後廣。則為銳故其對太宗曰。臣按黄帝始立丘井之

法因以制兵。故井分四道。八家處之。其形井字。開方而為九五為陣法四為正地。所謂數起於五。而虛其中。大將居之。環其四面。諸部連繞。是所謂

終於八。則黄帝之法也。井田之義居則為隣。出則為伍。墾其地可以足食。聮其民可以足兵。辨其疆理可以習軍禮治其溝洫可以脩阻固九軍之

制井之夫也。五軍之制井之方也。四頭八尾井之圖也。田廬在内。溝洫在外。开之固也。安存同福。危亡同憂。井之義也。來耜服勤戈戟之象。服牛乘

馬。車騎之象。合隅子鋤。用衆之象。凡此皆五帝三王之制。寓於夫井之間。使民身服其業心知其義者也續後漢書黄帝旁行天下方制萬里。畫埜

分州。得百里之國萬區。以分星次。経土設井。立部制畆。八家為井。井開四道。而分八宅。鑿井於中。井一為隣。隣三為朋。朋三為里。里五為邑。邑十為

都。都十為師。師十為州。出稅定賦。蔵兵於農。以為経制。舜相堯。始别天下為十二州。用律吕之方也。禹平水土。别為九州。𥡴洪範之數。殷因於夏。制

不經見。及太公佐文王作周佐武王伐紂。推本黄帝丘井之制。以立兵政。

有虞兵制玉海文中子舜兵衛。舜一𡻕巡五嶽。國不費而民不勞。兵衛少而征寡也。羅泌路史有虞紀。帝舜

因農而擾兵。因獮而蒐練。寓之牧伯。故干戈不試而人皆體之。兵衛少而誅求寡。故國不遺。陰絰云。陶唐氏以人戒於國中。欲人強其命也。有虞氏

以農教戰。漁獵簡習故人皆體之。夏後氏誓衆於軍中。欲人先其慮。盖有虞氏之兵寓於農也。故劉勰云。有虞始戒于䋽。

夏兵制書甘誓乃召六𡖖。註天子六軍。其將皆命𡖖。䟽周禮。夏官文也鄭玄云。夏亦然。則三王同也。胤征侯征命掌六師。注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