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650.pdf/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諸孤將以四年十一月辛酉葬于湖口縣五石山之北青山觜之下。前事十三日而來告期。得渭所書族譜。與蔣槮所親見德安事實。乃參以平日

所聞。樶其梗槩以告不朽。至若爲銘爲表刻諸堅珉立于墓道。以利其嗣人。則寺丞事也。乃爲之銘曰。百世之下。知通判黄公之葬在此。起敬起

愛。有不可已。如其表墓。以侯君子。

黄中美宋朱晦庵大全集朝議大夫致仕贈光禄大夫黄公神道碑 宣和之未。國家承平百有餘年。中外無事。乃有二三

弄臣。竊國大柄。建取蕪雲以召非常之變。有誠之士。已私憂之。而衆莫之覺也。捷書日聞。官吏相慶。獨信德府司録事邵武黄公有憂色。人問其故

公蹙然曰。太平日乆。軍旅遽興廪無兼歲之儲不取於民。將何以濟。顧今歲荐饑。民死無數。况河北天下根本。又可重困之邪聞者莫不笑之。俄而

河北盗賊果蜂起。信德城守屢危。金虜乘之遂不能支。官吏相與匍匐拜降。唯恐居後。而公獨奮然誓死不屈。虜既入城。放兵四出。有挺刃脅公以

降者。公顧左右。踣之而逸。變姓名匿里巷中。虜退乃出。則先降者皆已抵罪而宣撫使獨竒公節俾行府事。公亦撫摩瘡痍期復按堵。未幾以内禪

轉朝議大夫。則以資髙不當復屈佐郡而省罷以歸矣。靖康元年。還次京師。遭圍城之變。而明年欽宗出幸虜營。虜遂以兵威脅城中。擁張邦昌而

立之。一時公卿繇千百數。相顧俛首。唯唯聽命。公獨感憤。義不辱身。即日移檄致其事而去。蓋當是時不約而去此者亦四十人。然不數日而公竟

以病卒矣。二年二月丙子也。嗚呼。祖宗百年禮義廉耻之化。其所以涵養斯人者。可謂至深逺矣。夫。以熈寧以來。群小相師。滅理窮欲。以迷于兹。適已

六十年矣。士大夫酣豢之餘。心志潰爛。不可收拾。宜其禍變危迫而皆不知以爲憂。敗衄迎降而皆不知以爲耻。棄君叛父。奉賊稱臣。而皆不知以

爲辱也。而猶復有如公等者出於其間。是雖人之秉彝不容泯滅。然而祖宗所以涵養斯人至深且逺者。亦豈不於此而少見遺餘哉。公卒時年始

六十有三夫人林氏。携挈諸孤。奉公之柩。崎嶇。兵火亂離之中。川陸五年。乃能達於故里。紹興乙丑之歲。然後始克葬焉。而公之子永存。寖以材能

有聞於世。上聞其名。召以爲尚書郎軍器監。出爲淮南轉運副使。俾修農戰之業。以爲北向之漸。前後贈公至光禄大夫。而夫人自公時已封宜人。

又以子貴屢逢慶恩得賜冠帔。累封至始興郡太夫人。淳熈乙未八月五日年九十七而薨。又以郊恩贈蘄春郡夫人。而副使歸自淮南。則使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