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650.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七千六百五十 十八陽

黄任道宋楊傑無爲集行狀 府君諱某。字任道其先江夏人。遭唐未之亂。其族分適江南西蜀。惟建安浦城爲著姓。雖爵

位無顯。而其文章行義多見稱于時。曹祖元吉。初以風雅名重江南仕非其志儒學傳家二子入本朝皆登進士第次子覺任殿中丞。以清直聞當

時儒宗如宋宣獻楊劉二内相多與唱酬搢紳傳之君之祖也考潜山先生。兩舉進士。不利于春官。朝廷當椎恩奏名。而隱居求志。不願就其歌詠

翰墨。有晉唐風格。累贈朝奉郎世積。令德篤生府君府君爲兒童時才識已遇人。及其長。力學有丈行。爲韓魏公王荆公歐陽公深所器重皇祐五

年。進士及第。調楊州天長主簿。移恩州清河令。秧滿。改著作佐郎。知曹州濟陰縣神宗皇帝登極覃恩遷秘書丞。以廣濟河决免一官。魏公留守魏

都薦君學行乞教授北京國子命將下丁潜山先生憂繼丁母裴氏壽安縣太君憂執䘮盡禮兄弟友愛闉門肅雍士君子推以爲法制終。再授秘

書丞監都進奏院名對。除河北東路提舉常平倉就改本路轉運判官旋易西路就移陝府西路提點秦鳳等路刑獄被召赴闕。未行坐舉官失當再

奪秘書丞。會吏官制授奉議郎入尚書省任職方員外郎。車駕韋省。遷承議郎。改五品服。乆之以廪稍不足。乞補外乃知汝州今天子即位恩遷朝

奉郎。苦足疾求致仕。元豐八年十二月四日卒于官舍。享年六十有五冼是一夕夢白鷄棲于牀下語家人曰。昔謝安夢白鷄而死。我以丰酉歲生。

豈吉祥耶果不起其疾娶某氏追封永安縣君。再娶章氏。封武寧縣君。三子曰材太廟齋郎曰樞曰杞。皆郊社齊郎二女長適奉議郎王續次在室

恩州之清河清陽。欠黄河埽岸芟草十四萬。兩縣於隊長十九户下催理。都水漕臺丈移不絶。十九户貧乏。六年不能供前後長少鞭朴不騰數。蓋

當時隊長以丁數選。非以物産定故爾。郡縣苦之人莫敢議。君乃言於朝曰。嘉祐之初。河入恩州。故掃岸芟草出於民者萬數。今則聚而無用條其

可免之十利。朝廷可其奏悉蠲之魏公方執政。尤稱其事初朝廷置寬䘏民力司諸道遣使求民瘼。有曰河朔館驛宜罷須索以寬其役君以謂河

北中路傳驛歲有遽使徃來。邊防休戚之所繫。百須皆出於民。當今百姓明其所出物數。折除春夫丁役及於二稅合納之物。量數放免。民自樂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