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543.pdf/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經卷所在之處。是真法身。舍利寳塔。可不敬乎。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𠰥爲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堕惡道。以今世人輕賤

故。先世罪業。則爲消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持誦此經者。人當恭敬。而反被人輕賤者。以宿罪業。舍招惡報。由經力故。但被輕賤。被輕賤故。

其罪消㓕。當得無上佛果。持經功德可謂大矣。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刦。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

空過者。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筭數譬喻。所不能及。阿僧祗。翻無數

時。那由他者。十億爲洛又。十洛又。爲俱胝。十俱胝。爲那由他。如來於過去然燈佛前。供養無數諸佛。其功德可謂深其大矣。乃言不及末世持經功

德者。盖持經能生理解。得證菩提。供佛雖威福報。但是事相。故持經功德百千萬億分中。不及一分也。又言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者。盖事相之福。是

可思議之法。而殿𠰥妙智。忘能所。絶侍對。不可得而思議者也。須菩提。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𠰥具說有。或有

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此經。非大乗銀器不能持誦。而持誦所感功德。豈常人可聞。聞必狐疑

不信。故不具說。盖此經之義趣。與其果報。不可思議故也。十一斷安住降伏存我疑此疑。從前諸文無我人等相而來。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善現。初問此義。至是復問者何耶。問辭雖同。其意則别。盖所問不過住大乗。

降妄心而已。初之問意。但問能住能降之法。此之問意。𠰥謂我能住。我能降。存此分别。障於真證無住之道。故又興地問也。佛告須菩提。𠰥善男子

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衆生滅度。一切衆生已而無有一衆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𠰥菩薩有我

相。人相。衆生相壽有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此一節文意。亦與前同。但前是破情顯智。所破之情。

即我人等四相。粗執所顯之智。即般𠰥真智。自此而下。忘智顯理。破我人等四相細執。由此賢位。漸入聖階矣。十二斷佛因是有菩薩疑此疑。從

上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者而來。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由前云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者。意謂無發心

者。則無菩薩。𠰥無菩薩云何釋迦於然燈佛所名曰善慧。布𩬊掩泥行菩薩行。得受記耶。佛恐善現。潜有此疑。故舉以問。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