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507.pdf/3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劇。任。同判宫賛東平。公以博望苑之良闕刺史之重。委二公繼踵而徠。同謀而治。撤帷視事。祓心惠民。無淹不振。有冤必雪。首詢兹邑。號曰難治。會

今茂宰延平劉君。紹納駟之閎。被簡銅之命。從獲佐焉。及之職。二公並言昔子路爲蒲大夫。孔子曰。蒲多壯士。又難治。唯恭以敬。可以執勇。寬以正。

可以比衆。恭正以靜。可以報上。此邑之難治也。用是道足以保民。是歲六月宰君與從。同日而莅局。協力究心。亡李冠之忌。拾遺興滯。弭秕稗之政。

歷季孟而事稍濟。盖禀二公之成訓也。宰君一日顧從曰。朝。家屢降天㫖。以常平倉爲急務。吾邑之廪。或附于客館。或頓于縣第。或論于佛刹。深貽

燥濕之憂。豈善陳因之計。盍構廣廡。用藏嘉榖從對曰。仁者之言。其利博哉。然則鳩工力役。必有明據。治材胥宇。安得虛發。請按國語以制之。一曰

其所不奪穡地。二曰其爲不匱財用。三曰其事不煩官業。四曰其日不廢時務。四者備矣。然后圖之。宰君曰善。初倉之建也。得縣牙西南一隟地。前

抵達衢。後界。曲渚。灌木森以不刊。庶草鬱而勿剪。公田而賦薄。人用而土堾。遂築以基之。其所不奪穡地一也。當掄材也。或出於邑吏或納於里胥。

欣欣而子來。熈熈而日用。何嘗誅求於齒徒。竭耗於泉府。其爲不匱財用二也。選總領以監之。列簿書以繩之。程其工以督之。恱其民以使之。鞅掌

之際。敢墮厥職。蜲蛇之餘。乃撫其衆。其事不煩官業三也。百種之工。千夫之役。伺農之隙。計日而更。執斫者忘勞。運甓者任力。罔墜於四業。允洽於

衆心。其日不廢時務四也。掠前之美。不勞而成。悉由郡政之洪䕃。而縣尹之矢陳也。東西敖屋前楹各六北敖屋三虛其中以容官守出納之位鑿

其池。以蓄水。備火災也。聳其亭。以來風。逃署氣也。南設雙扉。司啓閉也。周置繚垣。禦寇盗也。今年夏五月。厥工告畢。墁飾皆完。宰君曰。是倉也。但以

常平目之。亭曰錦漪。又曰子之文。嘗譽於薦紳間。宜筆其事。以垂不朽。從聞命。怵愓避席譙讓不獲已而述之。若以勒翠琰流麗藻。固無取焉耳。時

天聖九禩。龍集辛未。秋七月十有九日記。文林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守主簿李從撰文。宣德郎行大理評事知縣事劉宗孟書并篆額。右班殿直監

在縣茶鹽酒稅張雅。承務郎行縣尉裴繼周。東頭供奉官兵馬監押兼在城巡檢馮文聦節度推官。朝奉郎試大理評事韓汎將仕郎。試秘書省校

書郎。權節度掌書記施元。長。節度判官朝散大夫。試大理司直。兼侍御史李惟。宣德郎。守太子右賛宫大夫。同判軍州。兼管内勸農事。騎都尉借緋

吕長吉。朝奉郎。尚書祠部員外郎。祕閣校理知軍州。兼管内勸農提舉廬壽八州軍。兵甲巡檢公事輕重都尉。賜緋魚袋借紫劉爽。皇兄保信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