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507.pdf/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三十五萬一千六百八十束。 六萬九千七百五十八貫。已俵未催。 九十九萬四千九百二十五貫石兩束。欠閣借支。 見在。二百四十一萬二

千九百八十貫石疋兩端束。 金。六兩。 銀。四百八十一兩。錢。七十三萬九千四百二十貫。斛斗。一百四十三萬七千三百六十五石。 絹。一

千三十七疋。 絁。一萬七百七十二疋。 納。二百一十疋。 布。三百六十六疋端。 絲綿。七千一百二十九兩。 草。二十一萬六千二百四束。 一

百一十五萬六千四百九十六貫石。存留一半。 一百二十五萬六千四百八十四貫石疋束兩。合支俵。 免役。鄉村逐色地上估價。兼物力髙下

每貫差除出錢。其坊郭以物力出錢。 元敷年額。五十一萬三千四百五十一貫。 年支。二十九萬七千三百七十八貫。 寬剩。二十一萬六千七

十三貫。 九年帳。 收五十二萬五千三百七十二貫石兩。 銀五兩。錢。五十二萬五千二百三十七貫。 斛斗。一百二十五石。綿五兩。 支

二十九萬六千二百五貫石片。 銀楪子。六片。 錢。二十九萬四千五百四十五貫。 斛斗。一千六百五十四石。 應在。一十萬二千三百五十六

貫石兩。 錢。九萬九千六百一十四貫文。 一千六百四貫。八年已前未納。 一萬七千九百六貫。九年未納。 八萬四十四貫。借支兊那未還。未

納錢。 斛斗一千二百九十六石兊與省倉。 銀一千四百一十六兩見在。五十七萬二千九百三十五貫石疋兩束。 錢。五十三萬六千九百

六十二貫。 斛斗五千九百八石。 疋帛二萬疋。 銀一萬兩。 綿四兩草六十束。 坊場河渡。一千七百六十九處。一界一十四萬五千八百三

十五貫 九年。 收錢斛。六萬一千八百二十三貫石。 支錢斛。四千四百七十七貫石。 應在。八萬三千三百三十九貫石束。 錢斛八萬一千

九百八十貫。 草。一千三百五十九束。 見在八萬五千三百五十貫石束。 錢斛。八萬五千二百八十三貫石。 草。六十七束。

河北東路 舊管。 錢。三十六萬六千六百一十八貫。 斛斗六十五萬五千六百一十二石。 賜到錢。一十三萬二千五百一十三貫 借到錢

五十二萬貫石 錢五十萬貫 斛斗二萬石。 二十八萬三千六百一十七貫准 朝㫖支過司農寺粳米價錢除破一十二萬七千五貫已還。

一十一萬九千三百七十八貫石未還 九年帳 應在一百三十六萬三千九百九十八貫石疋兩道束。 錢八十六萬一千四百一十七貫。

斛斗。四十二萬三千八百七十二石。 絹九千九百一十五疋綾八疋。紬六十九疋。 絲綿。一萬一百二十兩。 交引。四十七道。 草。五萬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