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6524.pdf/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制等錢應副其後。江浙湖南皆有之。雖命以上供經制係省封樁等錢充其數然所樁不能給之一二。故郡邑多横賦於民。如江南之科罰。湖南之

麯引在上者迄無以禁之。大爲東南之患。紹興九年李泰發秉政。爲上言月樁錢害民而江東西尤甚請損之。遂命諸路漕臣均定。如窠名不足取

㫖自朝廷給降。不得一毫及民。二月甲子然卒不能大有所减。十七年朝廷既罷兵。又命監司郡守。將寬剩錢。撥充月樁。以寬民力八月己未其後

遂减江東西月樁錢二十七萬七千緡有奇。九月乙亥。减徽信州各五萬有奇。宣州五萬。撫州二萬五千。江州一萬。筠州南康各六千。臨江軍四千

建昌軍二千。皆有奇。十八年冬。上又諭秦會之曰。昨已减月樁錢。要當盡罷。會之即諭版曹。李仲永以經制錢贍軍。然月樁錢卒不罷。乾道中。始减

廣德軍月樁錢千八百緡。淳熈初。又减桂陽軍萬二千緡。光宗登極以月樁有敷額太重。去處令臺諫侍從。同户部。長貳。詳悉措畫聞奏。當議斟酌

施行。以寬民力。其年用吏部尚書顔師魯等奏。再减江浙諸郡月樁錢十六萬五千緡有竒。𡊮州减二萬五千。常州减二萬。吉州减萬七千。隆興府

饒州各减萬五千。信州减一萬。撫州减七千。贛州减六千七百五十二。江池州廣德臨江建昌軍各减六千。湖州减五千。徽州南康軍各减四千。興

國軍减三千筠州南安軍各减二千。今東南月樁錢。歲爲緡錢猶三百九十餘萬。又有版賬錢者。軍興後諸色皆有之。而湖中爲尤甚。紹興元年夏。

議者請令監司州郡。寬屬縣無名之取。以紓民力時朝。請郎四明劉俣守岳陽會四縣版賬之額。爲二萬一千餘緡。而無窠民者萬一千餘緡。乃與

提刑丁端叔漕判薛象。光議取凡無名者。盡蠲之舉一郡而言。則其餘可知矣。其餘郡未减者今猶存。 月樁錢始於紹興之二年。時韓世忠駐師

建康宰相吕頥浩朱勝非。共議。令江東漕臣月樁發大軍錢十萬緡。於朝廷上供經制。及漕司移用等錢應辦上當時漕司不量州軍之力。一例拘抛。

既有偏重之弊又於本司移用錢不肯取撥。止取於朝廷窠名。曾不能給十之二三。上供經制無額添酒錢并净利錢贍軍酒息錢常平錢。及諸司

封樁不封樁係省錢。皆是朝廷窠名也。於是州縣。横歛銖積絲累槿能充數一月未畢。而月後之期已逼。江東西之害尤甚宋會要高宗紹興七年。

正月六日。户部員外郎霍蠡言。竊見方今軍事所須而病民最甚者。莫如月樁錢。所謂月樁錢者。不問州郡有無。皆有定額所樁窠名。曾不能給其

額之什二三。自餘則一切出於州縣之吏臨時措畫銖銖而積。僅能充數一月未畢。而後月之期已迫矣。願詔諸路守臣。各條具逐州所樁之錢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