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5769.pdf/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皆始煉氣以易質。運神以鎮元。内觀三一之樂。外集六丸之粹。召檄靈馭。以濟物爲功。出入群生。以誘善爲事。然後登景漢以凌邁。躡雲嶺以逍遥。變

不常形飛無迅翮。列高名於金闕。肆廣步於玉清者。非宿命元德。衆真共持。而能竊冀於仙途耶。晋陶眞人之居是山也。得群峰之秀。處靈源之長。

幽林參天洞房啓景。真人德夸世表。跡超物外。道醇醇乎不雜。志混混而無累。餌赤液以養三宫。佩青要以友四老。藏天隱月。授元君之書。開聦徹

明。契紫虛之叙。奉日月二奔之訣。不留世居。咀琅玕九轉之丹。遂騰天馬。眞人以大康中白日冲天。後以其他建觀曰白鶴。天聖甲子𡻕。道士王善

慶。来主此地。比羽化凡四十年。即山治材。相地營室。輪奐壯麗。爲湘楚之冠。事備先生盧載白鶴觀記。治平元年五月。天章閣待制吳公守長沙。以

真人遺事白鶴名奏請榜額。因賜曰冲真。觀。以表靈蹤。以崇至道也。噫。孤風莫繼。遺像長存。隱芝空老於寒巖。紫氣尚縈於丹閣。遂使湘南學士。日

俯仰於松壇。關中鄙人獨徘徊於巖石也。 通判。潘周伯作萬𡻕寺記余觀湘江之鄉靈壇古迹。龍君藏焉。釋子居之或興或廢。或顯或晦同繫乎時。

固繫乎人。湘陰爲古黄陵。南眺瀟湘。北枕岳陽洞庭之澤。洶涌乎中。舟航之要津。江漢之通道也。昔軒轅氏。奏樂于重湖之上。釋子以其遺址。立小招提。

命名曰龍壽山萬𡻕寺。於是有龍君之祠。多歷年所。楊公沸湖。金碧輪奐。勑黄碑額。盡墮煨燼。寺廢矣。龍乃韜晦。紹興六載。方還舊觀。寺興矣。龍復

顯應。公而綱運。𥝠而商旅。皆於此乞靈焉。始到彼岸。厥後主僧屢易。無力興脩。日頽月圯。嘉定庚辰夕郎鄒公帥潭。命本邑南陽徒弟沙門祖發。主

席是山。卓錫云初。若入青野。棟宇摧倒。香火蕭條。祖發慨念風濤之險。舟楫之危。不有佛力。何以扶顛極溺。况濟急救難者。觀音之願力也。浮柸度

锡者。羅漢之神通也。洞庭之神。以龍君爲長楚尾之民。奉祠山者多。衆聖萃靈。不可不興祠設像。以爲徃來祈福之地。遂建觀音大士寳閣增脩羅漢。

應真之閣。周圍上下。鏤綵擁壁。以示莊嚴。又架洞庭龍神八殿。及祠山大帝殿。與夫佛殿。藏殿。暨諸堂殿。方丈。寢殿堂。僧堂。官𠫇。兩廡。三門。望江樓

等屋。色色圓備。以至傍岸㳂江路徑。磚石甃砌。靡不精緻興工於庚辰。落成於丙申。洪功浩果。約費三萬餘緡。無非祖發。倒鉢傾囊。積珠累寸。依憑

佛化。抄募衆緣。以畢斯事。聚徒安衆。不下五六十人。晨夕香燈。遠近檀施。翕然信慕。豈寳社當興。故龍神推出若人。以任是責哉。竊謂湖右名刹。如

漢陽之鳳棲。公安之二聖。皆據乎江濱水面。泝𣴑而上。順𣴑而下。莫不輸金施粟。田無坵角。而贍衆動以千計。意有陰化嘿助。人辦心而神辦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