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5343.pdf/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秦定楊粤為南海郡東境。秦未為趙佗所據。漢初猶佗屬方。南粤未滅。已有揭陽之名矣。武旁獲建德復南海郡。乃以揭陽為屬縣。王莽時。更為南

海亭。世祖中興。名既復舊。不曰縣。時曰城。𣈆成帝時。分南海之東官郡。安帝義熈五年分東官。立義安郡。郡之名蓋始於此。宋齊因之。梁曰東楊州。後

改為瀛州。陳廢州。隋平陳置潮州。煬帝大業三年。罷州復為義安郡。唐武德間。改郡為州。復為潮州。天實元年為潮陽郡。乾元元年復為州。凡五易。

然後州名以定。州自陳隋間南海為一都會。唐初置十五部隷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置福建經略使。徙州隷之。明年復隷嶺南。天寳元年。又隷福

建。越九年乃隷嶺南迨今焉。柳宗元作愚溪對元和間也。州已嶺南屬惡溪州所有也。宗元乃曰。閩有水曰惡溪杜佑作通典。亦曰古閩越地。則未

可以嶺外祝之。州所嶺縣在義熈間。有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昭等五縣。至大業間。綏安義昭已廢矣。乃有程鄉萬川二縣合為五永徽初省潮陽

縣先天初復置乾元間乃罷其余獨有海陽潮陽程鄉三縣。僞漢劉鋹時。割程鄉縣。置敬州。宋開寳四年改為梅州。熈寧六年廢梅州。以程鄉隷于

潮。元豐復梅州。以程鄉歸焉。至紹興六年。猶熈寧之制。九年復元豐之制。、潮止二縣也。乃置揭陽縣。初創于劉黄村。數年不果立。至紹興十一年。移

立于玉窖村。或者有三陽之稱。唐韓愈刺潮之日。又嘗建為揭陽樓。而故圖經以為今之韓亭即其地。是必有據者。而揭一字。其見於漢書地理志

者。韋昭以為其逝反。顔師古正之曰。音竭。至南粤王趙佗傳載揭陽令史事。蘇林又以為音羯。顔師古不復正之。今惟蘇林是從。若夫趙佗自秦末

據有粤地。傳嗣五世。至武帝元狩五年始滅。而漢初高武。乃以長沙。豫章。桂陽。南海。立番君為長沙王。若南海於長沙為郡。則揭陽亦將長沙屬矣。

攷當時之意。豈亦遥以南海為番君付哉。




永樂大典卷之五千三百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