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5343.pdf/4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復立夫子燕居室于公祠之前。神位皆西坐東向。因地勢也。泰定乙。仍構廟于書院。燕居之南。徙公之舊祠遺像。北坐南向。至順辛未夏。郡守亞

中大夫寧軒王侯元恭始至。謁祠周旋顧膽。謂諸生曰。夫子西坐東向。文公背夫子而坐。又且面浮屠之鐘樓。次序位置。皆有未安。非所以尊聖賢

也。即議改剏新祠。遷公像于燕居室之後。以天水先生趙公德。又惠陳公堯佐。坐堂上左右配享。兩廡之東西。則以前代賢守王侯滌。學侯邁。丁侯

允元。廖侯德明。鄭侯良臣。林侯壽公。陳侯圭。從祀。所以表有切也。書院之前復創舊南珠亭。祀本郡九賢。所以崇有德也。書院後有池。廣十餘丈。深

亦丈餘。復僦工填塞。建堂於其上。扁曰原道。堂之兩廡。闢二齋。西曰由道。東曰進學。以為諸生肄習之所。至是規模弘逺。皆郡守寧軒公之功也。董

是役者。海陽宣差忻都山長陳文子。直學郭宗蘇。國經志元公書院 在太平橋東隆文坊邊。三陽志淳祐己酉。内講兵部周侯梅叟所創。俟春陵

人。以迺祖濂溪先生。熈寧三年漕廣東。四年就領憲節。潮為屬郡。巡歷至州。有題大類堂詩。筆迹猶存。於是為立書院相攸。郡庠之西。割教官公廨

之半。砌石為橋。堂曰尊道山長堂長位於祠之左右。具外敞二間扁曰明通公溥。皆侯筆也。齋廬有四。曰中正仁義祠。曰光風齊月書院。與祠額端

明趙公希塈書之。命直學許希閣等董役。規模與韓山書院鈞。春秋二試。同日異題。教養生員二十有三。職事自畏計而下。有十宻邇州學講說課

試。一如學規。山長以教官兼之。堂長則擇其文而學者充焉。衿偑來游。蓋為講明義理之學。非徒肄舉子業。攫科第。媒利祿。計市書藏於書院。司書

職之。又刊元公文全帙以廣其傳。周侯之侍後學至矣。合二程横渠末文公詞。以道學淵源。濂溪倡之。諸賢。和之也。初祠堂逼於行衙湫隘。行禮無

所容。郡侯陳煒闢而廣之。郡博士吕大圭記龕于壁。始創書院。恩平守潔齋先生黄必昌記之也。潮二書院。他郡所無。文風之盛。亦所不及也。三陽

圖志至元戊寅。兵火郡泮。與昌黎妥靈之地。悉付一炬。獨元公之字。如魯靈光。後權為學。移而為廟。至元壬辰。憲。使張公處恭分按來潮。創文廟。太

守陳侯祐復移廟而復為書院。同知蒼侯偰文實繼作之。至順卒未。亞中大夫寧軒王侯鷞守是邦。視書院之前。民居雜蹂。污穢漐瀆。甚非所以尊

先賢也。即命撤之。環以粉垣。仍改創兩廡。粉飾正堂。輪奐可觀矣。三陽志韓山書院廪田 淳祐癸卯。鄭侯良臣撥錢九百貫足。買周公吳等大和

保田一十一石。稅錢一百單九貫足。又錢四百貫足。買趙崇霆翳溪田八石。稅錢三十九書五百五十足。又錢七十貫足。買龔氏上水田三石。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