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5343.pdf/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董役。東西從杞兩廊十八間。郡守寧軒王侯鼎創。併新塑神像。教授李復董役。祭器房在東廡之上。樂器房在西廡之上。厨房三間在東廡之西北

並教授李復修建。學舍三陽志潮自有郡以來。與學並置。世代更革。莫究其所。唐元和十四年。韓公出剌是邦。請置鄉校牒曰。此州學廢日乆。則

前乎此。固有學特來有振起之者。按徐師仁創學記云。學舍舊在西湖。陰陽皆以為不利。元祐中。王俟滌雖有遷徙之議。病其難而來暇。王公大寳

遷學記云。潮之學凡四遷。慶曆中。建學于東江之湄。元祐四年。徙于西山之麓。七年遷州之巽。維按舊圖經云。建炎初。元有㫖罷神霄宫。其宫故廣

法寺也。明年方侯略即宫為學。四年緇流請復舊刹。且願增治故學。張侯思永兩復其舊。紹興二年學火。秦唐輔記云十年。舊圖經云八年。令從劉

昉記。越四年。徐侯璋乃遷于今地。至周侯盺實克成之。二十一年教官楊宏材以其弊陋。意欲修而力來能。是歲八月辛侯元振出公帑之余。鳩工

市材。越明年九月。郡二阮公珪相與協贊復為一新。嗣是隨時繕治非一。學之中門。御書閣。其上諸職事位于兩腋。講堂中峙。名曰原道。堂之後直

舍在焉。翼以正録位齋舍旁列于東西。淳熈己亥。來侯江新作三門。已酉丁侯允元敞直舍更創六齋。教官李泳易齋名浚源曰彙征。閣中曰兼善。

進學曰㧞尤。明誠曰上達。力行曰崇志。登俊曰騰茂。各銘其命名之意。慶元戊午。林侯㟽增二齋曰升俊。曰立義。隷于學之西偏嘉定戊辰。沈侯埴

重建御書閣。比舊規為優。嘉定壬午。魯侯噩復脩之。更升俊立。義二齋北其向。與仰韓堂對。堂乃縣之舊學也。自遷貢院于北郭外。即院之舊地。東

西六千尺。南北四百尺。為學之前街。先是教官鄭璜砌以石。嘉定癸未。教官張渭叟旁植以槐。後為居民侵占。糞壤旁積。寳慶丁亥。教官陳宣子以

前街宻邇於奎閣孔廟。穢而勿治。非尊君崇師意。請于權郡李文伯。撥公帑築墻以護之。南北立華表門各一。紹定改元。孫侯叔謹以上達彙征崇

志兼善四齋。頽剝日甚。捐俸重創。規模宏敞。林直院屺記之。 御書閣。嘉定戊辰。沈侯埴重建。年深屋老。覆壓是懼。淳祐癸卯。教官林經德捐已俸。

學職生員相率𦔳金。撤舊而新之。傑閣崢嶸。宸章輝燦。視昔有光焉。 原道堂。重創於紹興間。歲乆棟橈。累經補葺。罅漏隋之。淳祐丙午。陳侯圭捐

俸鳩工。撤其瓦桷而一新之。 八齋。自丁侯林侯創締之後。歷歲既乆。多就頽圯。彙征兼善尤甚焉。重以增置教官支費倍。而事分無有過而問焉

者。教官趙良硂祇任以修治學舍。乃掌教者之職。不以學帑窘迫為辭。遂與薛教横飛白于郡。殿講農卿牟濚嘉其請。相其成。更新易舊。興仆植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