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5343.pdf/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在武德五年。而元和志寰宇記年月非是。令不取。五代為南漢所有。五代史南漢劉隱傳。載初盧光稠據䖍州。其弟光睦據潮州。于延昌據韶州。隠

以兵事付襲。襲遂出兵攻敗盧氏。取潮韶二州。寰宇記云。南漢割程鄉。置梅州。宋平嶺南。地歸版圖。九朝通略。在開寳三年。分隷廣南東路。至道以

後分廣南為東西路。而潮隷東路。令領縣三治海陽方與勝覧事要。 郡名。 潮陽。 古瀛。 鳳城。以鳳凰山得名。金城。以是州舊屬於金氏。鰐渚。

以鰐魚名。三陽圖志元平江南至元二十七年大籍户。以本州為中路總管府。於城内設録事司。城外四厢隷焉。所領縣三。鹽場三。小江。招收。

隆井。 寨九。北山。 吉安。 門闢。 二河。 楓洋。 黄岡。 北寨。 胡已。鮀浦。元一統志宋開寳四年平領南有其地。至道以後。分廣南為東西

路。而潮隷東路。元至元十五年。唆都元帥奉命攻取。宋禆。將馬發閉城抗拒。唆都撃破之。地歸版圖。十六年改為總管府。以孟招討鎮守。未幾。移鎮

漳州土豪各據其地。二十一年。廣東道宣慰使月的迷失以兵來招諭既去。二十三年。復來為江西等處行樞宻院副。使兼廣東道宣慰。使以鎮臨

之。今始底定。設録事司。元眞元年以梅州來屬。今領州一縣三。録事司。舊無有。至元二十二年始置。割海陽縣。郭外四團六保分隷焉。

分野圖經志按杜氏通典。潮在古楊州之域。亦曰古閩越地。於天文為牽牛婺

女之分也。至到

圖經志本府。 東至本府海陽縣地名東界一百五十里。外抵大海。 西至惠州府海豐縣界龍岡鋪二百五十五里。自界首到惠州府五百五十

三里。共八百八里。 南至本府潮陽縣隆井鹽場一百四十五里。外扺大海。 北至本府海陽縣至名驃錢山界三百四十里。自界首到福建汀州

府五百一十里。共七百五十里。 東南至本府海陽縣地名闢望村一百五十里。外抵大海。 西南至惠州府海豐縣石橋鹽場二百七十八里。外

抵大海。 東北至福建漳州府漳浦縣嶺脚山分水界一百六十五里。自界首到漳州府三百里。共四百六十五里。 西北至本府程鄉縣管下龍

牙筆險山四百五十里。外無路通行。郡縣志州境東西三百五十里。南北八百七十四里。 四至八到。 東京七千七百一十里。 東至漳州二

百九十九里。西至梅州三百二十里。 南至海一百七十里。 北至汀州九百五十四里。 東西至漳州二百九十九里。 西南至惠州一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