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3587.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土廣肥而民不知耕 太和末王起奏立營田後党項大擾河西邠寧節度使畢誠亦募士開營田𡻕妆三十萬斛省度支錢數百萬缗 上元中

於楚州古射陽湖置洪澤屯壽州置芍陂屯厥田沃壤大獲其利 宋太宗皇端拱二年以左諫議大夫陳恕為河北東路招置營田使魏羽為

副使右諌議大夫樊知古為河北西路招置營田使索湘為副使欲大與營田也 淳化四年知雄州何承矩請於順安寨西引易河築隄為屯田

既而河朔頻年霖澍水潦河𣴑湍壞城壘民舍復請因積潦處蓄積為陂塘大作稻田以足食 真宗咸平五年殿直牛睿請增廣方田䟽治滿

塍為胡馬之閡詔邊臣經度之順安軍威虜軍保州定州皆有屯田 九年改定州保州順安軍營田務為屯田務凡九州軍皆遣官監務置吏屬

召募役兵自京師傳送鬻稭幹以補牛闕 陝西轉運使劉綜上言今於古原州建鎮戎軍以備賊請遷於軍城四靣置屯田務開田五百頃置下

軍二千人牛八百頭以耕種之又置堡寨使其分居無𡨥則耕𡨥來則戰從之既而原渭亦開方田戎人內屬者皆依之得以安居 襄州襄陽縣

有屯田三百餘頃知州耿望請置營田務是𡻕種稻三百餘頃五年以其煩擾罷之 唐州赭陽陂亦有營田務𡻕種七十餘頃後以其所收薄且

擾人罷之賦貧民。 天禧末諸州屯田總四千二百餘頃而河北屯田𡻕收二萬九千四百餘石。而保州最多逾其半焉江淮兩浙承魏制皆有屯

田克復後。多賦與民輸租第存其名在河北者雖有其實而𡻕入無幾利在畜水以限戎馬而已 治平三年河北屯田有田三百六十七頃得榖

三萬五千四百六十八石 神宗熙寧元年詔以坊監牧馬餘地立田官令專稼政。以資牧養之用案原武單鎮洛陽沙苑淇水安陽東平七監地

餘良田萬七千頃可賦民租佃收草粟以備枯寒從樞宻副使郡亢請也 四年河北屯田司屢言豐𡻕所入亦不償費詔沿邊屯田不以水陸悉

募民租佃。罷屯田務收其兵為州廂軍 五年知延州趙卨乞根括閑田及募弓箭手詔如其請行 七年章惇初築沅州亦為屯田務 元豐二

年以所收不及額罷之九年詔熙河路有弓箭手耕種不及之田經略安撫司權點廂軍佃之官置牛具農器人給一頃𡻕終參較弓箭手廂軍

所種孰為優劣以行賞罰 六月謝民憲言逃走弓箭手并營田地土昨。多方設法召人請佃今來認租課乞許就近於本城寨送納特與蠲免支

移折變從之 知河州鮮于師中乞以未募弓箭手地百頃為屯田從之元豐元年詔經制熙河財用司括冐耕地期半𡻕使民得自言 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