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2609.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二千六百九  七皆

御史臺四

元憲臺通紀續集序。 國朝前至元五年戊辰。立御史臺。後至元二年丙子。作憲臺通紀。凡建官定制品秩之增崇。可屬之存革。員額之損益。莫不

備載。至於累朝詔誥訓辭。昭揭于篇。煥若星日。每一啓誦。如親承威顔。如面受戒飾。俾有位者。竦然而敬心生。故是書之作。非徒專事紀載。於風紀

實有助云。後十有五年。臺臣議。以掾史唐惟明。摭故府事蹟。自丙子已後。仿前凡例。有合載者。作續集以補之。廼至正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入言

于上。有㫖命御史中丞臣。𤪌。治書侍御史臣秉𢑱。經歴臣馬馬碩理。都事臣莊文昭。陳敬伯等。重加參訂。以南臺𧷢罰鈔。付浙西憲司鋟梓。分賜内外

臺察。及諸道肅政使者。於是屬玄叙其卷端。玄乃拜手言曰。昔者世祖皇帝。建號紀元。甫九年而憲臺立。距今八十有五年。而憲臺通紀一再作矣。

我元億萬年。無疆惟休。是集之續。未有紀極也雖然。祖宗建臺之良法。惟其所操者約。所執者中。故國治之久。臺綱之重。相為無窮。今夫臺臣持

三尺之法。而定天下之正邪。御史綰方寸之章。而論天下之利病。歸於一是而已。成周立政有常伯。常任凖人。所謂凖人者。執法之官也。凖於天下

之物。未嘗任其重也。而天下之物。必於此取正焉。知是道也。則知建臺之初意。而可以得是書之綱領矣。是書之作。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搠思監。

中丞朶兒只。侍御史劄撒兀孫。秦從德。治書悟艮哈臺。咸恊議云。是年壬辰二月。翰林學士承㫖。榮禄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歐陽玄撰。至正十

二年。正月二十九日。也可怯薛第三日。嘉禧殿裏。有時分。連古兒赤哈麻。朶烈帖木兒云。都赤朶兒只。殿中燕赤不花等。有來衆臺官每啇量了。朶

兒只中丞。杜秉彞治書。馬馬碩理經歴。陳敬伯都事蒙古必闍赤月魯帖木兒等奏。憲臺通紀一書。本為臺察沿革而設。其初未甚詳備。至元後二

年。臺臣廼始奏請編進成書。自至元五年。立御史臺以來。凡建官定制。誥命訓飾。與夫品秩陞崇。衙門存革。官聮姓氏莫不備載。粲然可觀。自時厥

後。十又五年。聖天子方𨺼治化。法度修明紀綱振舉。視世皇初立臺察以來。事例繁簡。雖若不同。而其立經陳紀之文。推誠納諫之羙。有光前烈。然

而卷册浩繁。散無統紀。若不再加編集。無以𡸁示將來。廼命採緝成書凡一十五卷。名曰憲臺通紀續集。俺啇量來。臺官内教張𤪌中丞。杜秉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