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2603.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主兩忘言。可為知者道。雨花臺建康志在城南三里。㨿岡阜最高處。俯瞰城闉。舊傳梁武帝時。有雲光法師。講經於此。感

天雨花。故賜名山謙之。丹陽記云。江南登覧之地三。曰甘露。曰雨華。曰陵歊。建炎之後。臺址僅存。後人乃請均慶院舊額。即此基建寺。又壞于大。隆

興元年。留守陳公之茂。重築此臺。剏一堂名總秀。而徙均慶院於臺之下。淳祐中吳公淵重修。寳祐初王埜又加修飾。自書其扁。咸淳元年夏。五馬

公光祖既新烏衣園。或謂臺與園相頡頏。亦不可以不治。乃併撤而新之高廣。視舊加倍。繚以修垣旁建掖屋。又累石數百級。以便登陟。作門通衢。

以嚴啓閉。江山觀覧之勝。為金陵第一矣。宋馬光祖記雨花臺勝甲江南。事詳郡。乘余公餘一徃。則臺屹其崇。萬象環集。山川城郭。江淮吞吐。如拱

如赴。而顧瞻吾臺。藩㧞級夷。反若欿然有不足當者。度。材更繕。不兩月告成。既成率賓佐落之。余撫欄作而言曰。嗟呼。地以山川勝。山川以人勝。而

人之所以勝者何哉。今吾與二三子登斯臺也。仰而觀之。行關奂如。趙元鎮張德逺之所建請。猶凛有生氣。俯而觀之。長江渺如。韓蘄國虞雍公戰

勝之迹。尚可一二數也。子以是而觀之。其亦有槩於心否歟。向皆如晋元奕輩。把酒清譚。脫落世事。則雖茂弘新亭。士行石城遺迹之丘墟乆矣。而

况所謂雨花臺者。然則吾與若從容無事。相與游此也。而可不知其所自耶。知其所自。則當監其所為矣。吾老矣何能為。惟聞誦此山。移說東廬山

故事。則躍然有所契。金盆石室。諒不終寒我盟。然前所謂元鎮諸賢之事。其卒付之登臨一槩而已乎。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又曰。以似以續。續

古之人。吾敢以是為二三子勉。二三子有不勉者耶。乃相與離席而謝曰。敢不勉。因筆以為之記。劉潜夫詩昔日講師何處在。高臺猶有雨花名。有

時寳向泥尋得。一片山無草敢生。落日磬殘鄰寺閉。晴天牛上廢陵耕。登臨不用深懷古。君看鍾山幾箇争。王安石詩盤互長干有絶陘。并包佳麗

入江亭。新霜浦溆綿綿静。薄晚林巒徃徃青。南上欲窮牛渚怪。北尋難忘草堂靈。箯與却走垂楊陌。已載寒雲一兩星。楊傑詩空書來震旦。康樂造

淵微。貝葉深山譯。憂花半夜飛。香清雖透筆。蘂散不霑衣。舊社白蓮老。逺公應望歸周必大詩歲晚相逢古帝鄉。長松百尺傲冰霜。青鞋踏遍南江

岸。更賦名花似漫郎。 傳道詩僊折簡來。破寒雪屋為君開。要將好句誇張籍。故放歌謡吏部才。 天女來參復上人。逆知君動雨花心。故今六出

繽紛下。免使荒臺更重臨。馬野亭詩居士室中天女現。生公臺上雨花懸。只因妙語傾人聽。非有眞花墮我前。却似文章稱錦麗。亦如咳唾說珠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