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2603.pdf/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白龍堂東。七賢八仙。皆古傳其名云。有隱士神仙之流。嘗會於此。其事未詳。九仙臺輿地紀勝九仙臺。在臨江府玉笥山

上。澤州陵川縣志九仙臺。在縣南六十里古賢莊。週圍相距三里。高千仞。三面泉流。古老相傳。九仙曾會於此。因名。九天關

洞真玄經九天關臺。上有上皇太真。高帝玉名。及後聖真人。簿籙。太虛。玉宸監典之。玉清臺大洞王經訣太帝所

處有玉清臺。又有散花臺。散花臺玉眞臺安仁縣志在縣後。唐柳真君嘗欲建基其上。至今石

壁上題墨猶存。采趙彦端詩春色無窮巷。農鄉有太和。病嗟聞道晚。貧喜得閑多。草徑供徐步。鄰花獲屢過。層臺宜抗榭。誰與買烟波。

眞臺導引三光經王眞人在太眞臺中。眞武臺信陽志在州西北隅高三丈餘。舊有眞武廟。今臺存。

叢霄臺漢武内傳元封元年七月七日。武帝修除宫掖之内。設坐殿上以俟王母。王母至上殿東向坐。帝南面向王母。王母

曰。昔先師元始天王。時及閒居。登於叢霄之臺。僊臺元一統志在赤水廢縣北五里。蘇振撰馮蓋羅記云。有山曰。龍多仙臺。腹有穴

僅容一人。迤登而出于冢。石負土草木生焉。相傳有馮蓋羅者。煉丹其上。𣈆永嘉三年。七月十五日。舉家七十人僊去。潼川志僊臺在州南保和觀

西。即保和眞人登仙之地。近别增築云。來李孝光集余客崇壽。日暮少揭華齋。望見東崦中有廜㢝。因問何民所栖。貞居云。任玉女之祠也。王女父

敦。居此仙去。玉女亦仙觀。即敦故宅也。祠玉女仙去之地。明日因從貞居。策杖上觀。所謂玉女祠。石巖所栖。是名仙臺。盦既歸。為賦道上所見。東崦

有仙臺。仰見地勢隔。冬日轉清麗。過午得散策。山花亦逶迤。山鳥鳴格磔。獨行大樹下。其石盡玉脉。路經福鄉井。帝子所栖𩲸。會意一管爾。吾道未

褊迫。阮生竟何物。但作眼青白。何如張山人。致此捫蝨客。元劉因詩碣石來海際。西南奄全燕。中有學仙臺。燕平欲升天。燕平骨已朽。遺臺猶相傳。

雖復生青松。歲乆摧為烟。極目望海波。不見三山巓。三山巨鰲簪。山人嘰蝨然。使無不足論。信有亦可憐。大塊如洪鑪金石能乆堅天地會有盡。何

物為神仙。空山無笙鶴。落日下飢鳶。今古非一臺。浩嘆秋風前。僊人臺元一統志在臨穎縣界内。仙人楊子山嘗居此。宣城

志在正山上有仙人臺。仙人園。舊有石刻漫不可辯。有龍祠禱雨輙應。涇川志仙人臺。在涌溪石綱坑。溪流環繞。有一孤峯特立。岸石嶮峻。於絶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