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2280.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安𠮷縣治南之邵渡。又自縣之東南至章渡。又至北丘渡其東南一源自獨松嶺西聚衆山水并浮玉山水。折旋亦至丘渡二源合而東至倪渡。乃

折而西。復從東南而北流至梅嶺鎮以至吳山。北經彭匯入凡常湖又與長興之南。烏程之西衆山水合而至城下。一自清源門入經漕瀆。至江子

匯爲霅水一自清源門外趍釣魚灣沿濠經迎禧門。又經奉勝門合霅水入太湖 後溪在縣東北一里縣後溪是也。其源自爲回衆山流出過龍

尾橋又過橋東注於苕溪之北流宋慶元六年本縣募民浚民請不受募粟出力浚治自龍尾橋至獅子山下。長一千二百丈。公私便之。太平寰宇

記苧溪在德清縣東二十五里山墟名云。苧溪以貢苧爲名。南岸藺相如廟北岸有晴州刺史姚恢囚女城郡縣志前溪在德清縣西一百步晉車

騎將軍沈充家於此。樂府有前溪曲乃充所製。 阮公溪在縣西十七里梁陳故事云石靈寳者寓居武康。有女殊色。天監中選入宫生元帝爲修

容賜姓阮氏後人名所居爲阮公溪吳興續志安𠮷縣舊誌。所載無所變遷者不復重録。惟苕溪一水與舊志頗異。及城東南諸溪紀録不詳者今

并書之。 苕水邑之巨川也。水有二源。一出天目山陰。一出浮玉山西至楊灣靈芝塔下合流經梅溪過凡常湖入郡城。沿迴曲折爲灣七十有二

在縣境者。二十有五。 清潭灣。 新村灣。 郎道灣。 湖山灣。 錢塘灣。 老石灣。 樵墓灣。 石玲灣。 清波灣。 下落灣。 相見灣。 塔山灣。

石虎灣。 南溪灣。 包家灣。 韓灣。 湖灣。 楊灣。 盛灣。 吳灣。施灣。 邵灣。 高灣。 下灣。 徐灣。

澗吳興志伏翼澗在長興縣西三十九里。山墟名云。澗中多産伏翼有素翼赤腹千載倒挂者。 紫花澗在縣西北三十里。山墟名云。兩岸荒蕪之

中出紫花長薄之下出朱藤。至三月紫花滿澗。一名花瀬澗。唐陸龜蒙詩云。花瀬濛濛紫氣昏。即此也。紫花赭石澗。與合溪同澗而異名 赭石澗

在縣西北六十一里山墟名云。崖岸礪礫。望之赩然。遊者若昇絳霄泉方輿勝覧井泉金沙泉在長興縣啄木嶺。即每年造茶之所也湖常二

郡接界于此。上有境會亭每茶節二牧畢至祈泉處沙中居常無水。將造茶太守具犠牲祭泉乆之發源清溢造御茶畢水則㣲减供堂者畢水已

半矣太守造茶畢即涸矣。洲浦吳興志白蘋洲在湖州府霅溪東南梁太守桞惲江南曲曰汀洲採

白蘋日暮江南春後人因以名洲續圖經云桞惲於此賦江南曲徐仲謀會景樓記曰洞庭瀟湘三水童子皆知其所是不爲吳興而作明矣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