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0624.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二子復生於今日。亦當苦口進言。而昔所建明有宜於今世者。有司條陳之。以次施行可也。杏花菖葉。東作方與。戴勝鳴鳩。柔桑可採。兹惟時矣。孟

子曰。民事不可緩也。惟上之人留意。不然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榖。將有誦聶夷中之詩者。熊冕山瞿梧集主用民賦農功如何論。咸淳己巳。京學

類申論魁。 主文劉省加辰翁批。筆力如千歲虬松。偃蹇傲倨乎巉崖峭壁之上。雪霜之操凛如也。 近古而不勉之復古。君子惜其言之不知本。

井田。農之古也。古者上之取乎下。下之供乎上。羡然有餘裕者。井田而已矣。自夫良法决壞。民之務農者寡。供焉者既竭。取焉者亦匱。而上下始交

病。漢去古最近。井田猶可古也。晁。錯知勸農。而不知所以為農功之本。奚農為哉。不農奚其賦。不賦奚其用。云云。請先古漢之農。農自肇翕闢以來。

為生民一日不可闕之事。井田又為吾農千萬世不可易之古。古孟軻氏日以王道行李戰國。口刺。刺。談農不輟。山之東翹企以飧觥飯。齊梁迂之。滕

稍可語古。鷄䐁植桑之樂。蒿目於布縷絲粟之征。能古否乎。阡陌而秦。誘三晉願耕之氓以實地于山西。瞠然以冨强震六合。走黔首於頭會箕歛

之下。而不敢喘息。秦不師古。天地之大變也。嗚呼。秦變古。齊梁迂古。滕亦不能古。君子安得不於近古之漢望焉。漢後元邇周之古。文帝又有復古

之資。吾讀漢書至籍田詔。如呼豳原老叟𣸯葵棗春風中。太史公書高惠紀。而詔皆不書。獨帝之詔以上曰書之。盖其言言淳實。自肺腑流出。無非

歸本之論。一履之不華。為農而朴素之。一木之不斵。為農而嗇縮之。當是時。用未嘗不足。噫。此意古矣。今日。為農出一書曰。减今年租。明日復。為農

出一書曰。减明年租。當是時。賦木嘗患少。噫。北意古矣。粒我烝民。莫匪爾極。古聖人以之順帝則也。錯扶囊底智。乃欲柄賞罰而福禍之。母乃朝暮

其三四。若狙公之芋乎。錯之智在於貴粟爾。烏識古井田之制哉。貢也。助也。徹也。皆什一也。而皆微也。賔師給焉。札荒仰焉。匪頒寵禄需焉。帝非窘

於用者也。非苛於賦者也。渠渠躬耕。方與芸夫蕘子。浩然出作入息之天。錯籌三便而。殿乎農。本之則無。如之何。異日煙火萬里之盛。贊史者獨於

農反覆致意。錯立下風矣。長沙傳治安一策。慨慷言當世事。且于封建而不于井田。於。錯也何容喙。不井而限。宜少近古。竹林清明之識卓矣。惜乎

志有餘者道不足。征和之今。已不能復後元之古。况三代乎。抑嘗縱觀往古。禹等九州之賦以作貢。宻於帝嚳以前。其後周公之治周。視禹尤詳。然

王畿千里之内。法不盡取。未聞以財少為患。漢文景時。天下之財不入於関中。人主不租稅。天下諸侯若吳人者亦不租稅其田。噫。今非古矣。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