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0538.pdf/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東將軍孔伯恭。率師赴之。而彧東平太守。申纂屯無鹽。并州刺史房崇吉屯升城。遏絶王使皇興初。加白曜使持節都督諸軍事。征南大將軍上黨

公。屯於碻磝。以為諸軍後。繼白曜攻纂於無鹽。城拔。其東郭其夜纂遁遣兵追執之。獲其男女數千口。先是劉彧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

固並遣使内附。既而彧遣招慰復歸於彧。白曜既拔無鹽。回攻升城肥城戌。主聞軍至。弃城遁走。獲粟三十萬斛。旣至升城。垣苗麋溝二戌。拒守不

下。白曜以千餘騎襲麋溝。麋溝潰。自投濟水死者。千餘人。撃垣苗又破之。得粟十餘萬斛。由是軍粮充足。先是淮陽公皮豹子等。再征垣苗不剋。白

曜以一旬之内。頻拔四城。威震齊土。顯祖嘉焉。詔曰。卿總率戎旅。討除不賓。霜戈所向。無不摧靡。旬日之内。剋拔四城。韓白之功。何以加此。雖升城

戌。將房崇吉守遠不順。危亡已形。潰在旦夕宜勉崇威略。務存長轡。不必窮兵極武。以馮勞頓。且伐罪弔民。國之令典。當招懷以德。使来蘇之澤加。

於百姓。升城不降。白曜忿之。縱兵陵城。殺數百人。崇吉夜遁。白曜撫慰其民無所殺戮。百姓懷之。獲崇吉母妻。待之以禮。劉彧遣其將吳憘公。率衆

數萬。欲寇彭城。鎮南大將軍尉。元表請濟師。顯祖詔白曜赴之。白曜到瑕丘遇患。時泗水暴竭。船不得進。憘公退。白曜因停瑕丘。會崇吉與從弟法

壽盗彧盤陽城。以贖母妻。白曜自瑕丘。遣將軍。長孫。觀等。率騎入。目馬耳關赴之。觀至盤陽。諸縣悉降。平東將軍長孫陵。寧東將軍尉眷東討青州。

白曜自瑕丘進攻歷城。白曜乃為書以喻之曰。天棄劉彧。禍難滋興。骨肉兄弟。自相誅戮。君臣上下。靡復紀綱。徐州刺史嶭安都。豫州刺史常珎竒。

兖州刺史畢衆敬等。深睹存亡。翻然歸義。故。朝廷納其誠欵。委以南蕃。皆目前之見事。東西所備聞也。彼無監戌主申纂。敢縱奸患。劫奪行人。官軍

始臨。一時授首。房崇吉固守升城。尋即潰散。自襄城以東。至于淮海。莫不風靡。服從正化。謂東陽歷城有識之士。上思安都之榮顯。下念申纂之死

亡。追悔前惑。改圖後悟。然執守愚迷。不能自革。猥總戎旅。掃定北方。濟黄河知十二之虛説。臨齊璄想一變之清風。踟蹰周覧。依然何極。故先馳書

以喻成敗。未見機而動。周易所稱。去危就安。人事常理。若以一介為高。不悛為美。則微子負嫌於時。紀季受譏於世。我皇魏重光累葉。德懷無外。軍

威所拂。無不披靡。固非三吳弱卒。所能擬抗。况於今者。勢已土崩。劉彧威不制秣陵。政不出閫外。豈復能浮江越海。赴危救急。恃此為援。何異於蹄

涔之魚。冀拯江海。夫蝮蛇螫手則斷手。螫足則斷足。誠忍肌體以救性命。若推義而行之。無割身之痛也。而可以保家寧宗。長守安樂。此智士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