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圭菴先生文集/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四 圭菴先生文集

年譜跋[编辑]

謹按。攷行而有狀。紀年而有譜。古也。所以徵先正之風範。爲後學之程準者。以先生之至行純德。盛名偉節。狀譜俱闕。遺稿散佚。至今數百年。雖朝家褒奬之典。士林崇奉之禮。無復遺憾。然旣有遺稿若干篇。則附錄之編。亦不可已。故玆敢據碑版文字及名臣錄所載。參以家傳聞見。摭其一二大節目之昭人耳目者。逐年註譜。第錄如右。而生晩識昧。雖不能闡發其精詳。亦不敢刱下臆說焉。若夫先生行己始終。出處大致。則有國史在。而又名臣有錄。家乘有傳。弔祭有誄。碑誌有銘。野史有記。當次第收錄。相從於此下。亦足以百世以竢矣。惟是累經兵燹。嗣承再絶。故凡先生所論著而形諸吟詠者及平日嘉言善行。門人子弟。未及有收拾藏棄。以傳諸後者。今所編載於珠玉者。只湖南觀風之地。寂寥短章而已。此何足爲先生重輕。嗚呼惜哉。又竊惟念。先生以內外法家子。孝悌博聞。道術夙成。經史子集。無不涉躐。妙年釋褐。雋望旣藉甚。儕流推重。師友講劘。趣向益正。文章益富。而又耽聖理之學。手不釋程朱之書。則其希顏志伊之業。發前啓後之功。必多可紀者矣。至其賜暇湖堂而涵泳遊藝。推長國子而誘掖奬拔。在臺閣而崇論宏議。處經幄而嘉謨良猷。按節而牖民導俗。觀周而問禮問樂也。亦必有述作。彬彬焉可傳者。而片言隻字。略無存者。微言昧昧。墜緖茫茫。使先生三代君民之志。旣壹鬱齎恨於當年。而又堙歿無聞於後世。天曷故焉。後之覽者。必將有感於斯譜。而廢讀黨錮傳者。嗚呼悕矣。崇禎再己未。上距先生生年己未。四周甲子也。西阜公七代孫周相。敬書。

追跋[编辑]

右我先祖文忠公圭菴先生年譜也。先生歿後。屢經兵燹。嗣承再絶。舊籍不傳。只有遺稿若干篇及碑誌行狀等文字而已。族大父潭谷公。考據碑狀及名臣錄所載。參以家傳聞見。摭其大節目。編修年譜。其後族大父性潭文敬公。手加校正。頗致精詳。而第念數百年間。文獻難徵。雜出於諸書者。猶未遍考。年次事實。恐不無忽略未該者。故不肖忘其僭猥。博攷諸賢文集野史諸書。裒粹其事行與年月之昭然無疑者。屢加參證。添補舊本。更爲撰次如右。其餘遺事之可以徵信而年月之難攷者。幷附于下。以備參考。其或昭示來許。而有所考信於永世歟。甲辰季夏。十一代孫志洙。謹識。

圭菴先生文集跋[编辑]

我先祖圭菴先生。道接千載之源。志存三代之治。忠孝大節。焜煌于時。可以質鬼神而俟百世。其一言一行。何莫非可紀可傳者。而大禍之餘。門弟子不能收拾緖餘。且嗣承再絶。屢經兵燹。遺文遺墨。散佚殆盡。嗚呼惜哉。族大父潭谷公。始編年譜。性潭文敬公。爲之攷校。伯祖耐軒公。更加裒粹。補其忽略。然尙多闕漏。故與從姪在容。間又窮搜博訪。有得於士友家舊篋者。十居一二。而族叔淵齋文忠公。訂正而編次之。弁序于卷。於是。諸宗與士友。合謀登梓。以圖壽傳。凡詩疏書墓文及附錄與年譜。寥寥若干篇。而隋珠崑玉。愈寡而愈珍者也。噫。是蓋三百年所未遑。而今年。卽先生受命之舊甲也。是集之成於是年。事若相待。亦非偶爾。後生之所以曠感者。尤如何哉。竊惟。先生之道與德。盎然若春和。昭然若曰星。崒乎泰華之高。淵乎河海之深。將終始于穹壤。雖以芑,衡輩之謀蘖構間。訾謗誣毀。至於壁書之禍而極矣。然百世之下。終不得掩其德光。則後之慕先生者。豈以遺集之略而忽之也哉。歲丁未肇夏。十三代孫台憲。謹識。

重刊跋[编辑]

粤在洪陵丁未。我先祖文忠公圭菴先生文集成。後廿七年癸酉。國史出。參之原集。則疏箚與啓辭與筵說。國史載而原集漏焉。且況官職履歷次序。往往有逕庭處乎。不得不更加釐正。肆與西阜後孫秉夔氏。成東洲後孫璣運甫。互相參校。補漏正誤。合而成編。越明年甲戌。重刊焉。於玆役也。始終殫誠。克底于成者。本孫秉紀氏也。嗚呼。先生道學之正。忠孝之大。曁士禍之由。前人之記述備矣。顧以藐然後承。安容贅爲哉。是歲仲夏上澣。十四代孫在容。敬書。